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 正文内容

中国诗词中的生态意识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有哪些具体内涵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

  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2.B E 13.C 14.背景: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2分);现实意义: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产生深远的影响(2分)。

  15.①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生”就是“仁”,“生”就是善:②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或者“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③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④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⑤古代文学作品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12. B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的表述有误,“人类中心主义” 是西方传统观念;E项文中无此意。

  13. 整体把握文章,依相关中心旬的表述可得。14.无15.无。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有哪些具体内涵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

  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

  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4. 与环保有关的古代诗词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讴歌山川河流、田园风光、花草鱼鸟等生态环境的经典诗篇,这些经典名作流传千百年,至今仍脍炙人口,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这类描绘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我们姑且称为绿色经典吧。 仅以唐代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诗人的诗为例,来感受他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去领略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诗的内容,我不必一一去赏析,这两首诗如白诗的风格,不识字的老奶奶也听得懂,背得出。

  《望天门山》中“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这既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美景,同时也是我们现代人正在努力打造的现实:让水更秀,山更青,天更蓝。这样的生态发展观应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忆江南》中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的是:晨光映照岸边的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青风吹拂着满江绿水,就象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江南的春色,色彩绚丽耀眼,令人难以忘怀,时时萦绕在心中。

  再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吧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两首诗,也是两幅素描画。一是应邀到农民朋友家作客的赴宴图,诗中勾勒出青山,绿树,村舍,场圃,桑麻,菊花,构成一幅具有浓郁村野气息的画,自然景色与友人热情融为一体,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另一幅画是农家妇女洗衣图,描绘了明月青松,山泉清流,浣女喧闹,渔舟晚归的情景。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倾慕和对恬静生活的追求,诗人刻画的宁静自然环境和闲适生活氛围的确令人神往,也同样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再看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又是两幅画,一是农家房前屋后的小路上开满多种鲜花,花团锦簇,惹得彩蝶飞舞,娇莺呤唱,引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另一幅是秋冬时节红叶开得正艳,忍不住停车驻足观赏这一独特的风景: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些绿色经典中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的,它提示我们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美好的自然环境,不去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其实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一样重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四个方面之一,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要感谢良好的生态系统,就象花儿和果实要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一样。 今天在北京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下月在纽约引起一场暴风雨,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它意在说明地球生态一体化,任何局部的变化,都会给其它地方产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264663031生重大影响。

  所以,当我们认识生态文明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生态文明在的人类文明多形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让我们感谢绿色,感谢绿色生态系统,感谢绿色生态文明。

  让我们多读点绿色经典吧。

  5. 求 《谈古诗十九首中生命意识》 论文

  “诗言志,歌咏言。”

  〔1〕 任何时代的诗歌都是作者心声的艺术 表达。《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当然也不例 外。

  下面我们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实质: 1厌世思想浓厚 十九首为东汉安、顺、桓、灵间的作品 〔2〕 ,将乱未乱,极沉闷 不安的时代,贵权无忧国忧民之心,一味宴乐自娱。这意味着个 人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难免失意彷徨。

  当时的思想界,则西汉 之平实严正的经术,已逐渐不足维持社会,而佛教的人生观已乘 虚而入。十九首正是孕育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故厌世色彩浓 厚。

  “人生天地间,忽入远行客”(《青青陵上柏》),“万岁更相 送,圣贤莫能度”(《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生年不满百》)。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即将过去,没 有谁,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留住这曾经的一切。

  这是一种对社会极 端的无奈之后的“旷达”。表面旷达不过是掩盖内心无法实现理 想的痛苦的幕布而已,是一种暂时的麻痹剂。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直言咏叹生命短暂,人力不可抗 拒。字里行间很是洒脱,仿佛孩子们打预防针的体验,不过是一 时的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样想来,人还不如草木。因为 草木还可以“春风吹又生”。

  因此直言生命瞬间的背后,正是厌 世所抵达的极点。 此种思想,在汉人文学中,除贾谊的《服鸟赋》外,似未经人 道。

  《服鸟赋》不过是个人特别境遇所产物,十九首则是全社会 氛围所产物,故深浅不同。十九首非一人一时之作,故其中一面 浸染厌世思想,一面仍保持儒家哲学平实态度。

  如“奄忽随物 化,荣名以为实在”(《回车驾言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 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今日良宴会》)。

  十九首整体上的消极悲观色彩对后世文学影响不少。但就 这种厌世的思想而言,它并不是开端。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经》 中愤懑的厌世思想: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桧风·隰 有苌楚》) 〔3〕 虽然在作官,但是生活程度高起来了,自己的的薄俸不能够 供家养口。

  所以他自己便绝端的厌世起来。自己这样有知识,倒 不如无知无识的草木!自己这样有妻儿牵连,倒不如无家无室的 草木。

  作人的羡慕起草木的自由来,这怀疑厌世的程度已经有点 样子了。 除此之外,《小雅·蓼莪》、《小雅·苕之华》都表现了极端了 厌世,甚至说生还不如死了好。

  可见,《古诗十九首》在继承这种 文学思想的同时,又在发展诗歌表达的艺术。“至《古诗十九首》 即诸诗杂诗……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泣鬼神,动天地。”

  〔4〕用笔巧妙,翩如惊鸿,宛如游龙的表达出厌世思想,而不再是 《诗经》的那种直接咏叹。 2现世享乐主义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出诗歌里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厌世思想。

  按常理说,厌世往往会选择避世。下面我们来看看十九首里厌世 后所表现出来的选择。

  由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他们的观点出发虽 在老庄哲学,其归宿点与《列子·杨朱篇》同一论调。不独荣华 富贵,功业名利亦无所留恋,乃至“谷神不死”“长生久视”等观念 亦破除无疑。

  “书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了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 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 百》),“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驱车上东门》)。

  真算是把前面提到的颓废思想尽情揭穿。享 乐今天才是实在的生命,所有寄托的美梦都经不起等待。

  到这 里,已经把那种厌世的情绪跑到了九霄云外,已经从那种颓废的 思绪里解脱出来,找到了一个可以活得很精彩的办法。这种想法 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

  名利,荣誉,在这里就是废物,是不应该 再谈及的东西。今天就是这样美好,我们还需等待什么。

  对现实 享乐主义的讴歌可谓到了极点。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青青陵上柏》)当时贵权无忧 国之心,一味宴乐自娱,我独何所迫而戚戚?这也说明当时的社 会已经陷入一种不能借助外力来改变的状态。

  个人的努力不过 是让人陷入更加的痛苦中。屈原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志 毕竟需要太多的勇气。

  现世的享乐这种思想同样可以在《诗经》里找到 渊源: “子有酒食,何不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唐风·山有 枢》)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老……既见君子,并坐 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忘。”

  (《秦风·车辚》) “乐酒今夕,君子维宴。”(《小雅》) 上帝否认了,怀疑的结果便不能不产生悲观自杀的念头。

  然 而,自杀,说得容易,做起来难。那样消沉下去,终究不是事,心机 一转,便必然流为恣情享乐的倾向了。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是生命同样短暂,要在有限的生命 里作出成就同样有很多约束。

  失望之余,难免“今朝有酒今朝 醉”。这就是《古诗十九首》能够穿越时空,经得起风沙腐蚀而与 我们今天见面的“魂”吧。

  这就好比,如果没有“还魂”一出戏,便 不会有地位如此之高的《牡丹亭》。没有厌世思想背后对现实享 乐主义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中国诗词中的生态意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诗词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aruola.com/47915.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国诗词中的生态意识” 的相关文章

关于冬至诗句有哪些

  冬至诗词(一):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诗词(二):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

初中考得最多的古诗词

  1. 初中最容易考的古诗词和谚语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一_黄公辅的诗词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一 明代· 黄公辅...

哭张司马四首 其二_钱澄之的诗词

哭张司马四首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下笔真惊倚马...

形容“多愁善感的女子”的诗句有哪些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释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凤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及怅惘感觉,抬眼远眺,空阔毫无窒碍。  宋代·秦观《浣溪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释义: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

形容美好女子的诗词丽敏

  1. 描写美好女子德的诗句  1、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2、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3、玉魄冰肌何处去,霓裳高阳卧玉榻。  4、送行淡月微云。  5、有美一人,轻扬婉兮。  6、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7、若有人兮山之阿。  8、好风南来,轻摇纨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