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 正文内容

《中国古诗词大会》中的地理考点有哪些

  1、诗与天气、气候知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解析: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解析:温带大陆地性气候条件早晚温差大的真切实写照旧;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

  解析:形象地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解析:是四种降雨类型中对流雨的极好写照。

  从诗句中或日常生活的感受,我们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

  解析:形象地说明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或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解析: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在阴山西北植被以草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生活着被称为“胡”的少数民族。

  阴山东南部即汉族的主要聚居区,以种植业为主,也是古代所称的“中原”。

  “不教胡马度阴山”即遏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解析: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

  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解析:说明梅子黄熟的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山色如洗、一派生机的美景。

  岑参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则是描写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入冬后的气候状况。

  2、诗歌与地形河流知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解析:由瀑布的高,自然让人联想到庐山海拔之高,不难想象到了夏季人们还要到位于南方的庐山避暑,由于庐山海拔高,山上的气温是较低的。

  正如位于赤道上的非洲最高峰乞立马扎罗山上依然白雪皑皑。

  又如宋朝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好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解析: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头面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与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来。

  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解析: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

  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

  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解析:说明蜀道的崎岖与蜀地的闭塞,可以想见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峻岭环绕,不难理解贯穿陕西和四川的宝成铁路(宝鸡——成都)和贯通四川到西藏的川藏公路修建工程之艰巨。

  3、诗歌与自然景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解析: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解析:这枯藤和老树,小桥和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的对比写照。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给我们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色。

  毛泽东的《昆仑》一词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

  飞出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既写出了昆仑山之高,又写出了山上茫茫苍苍的积雪,被狂风一吹,沸沸扬扬的景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题西林壁》

  解析: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

  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

  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

  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刘禹锡“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来”

  解析:揭示了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白居易《海潮赋》“白浪茫茫与海边,白沙茫茫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解析:则说明了地球上海陆变迁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古诗与月相:“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提到“月落”时间是“夜半”。

  半夜落山的月相是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黄昏后月亮刚刚升到柳梢的月相是满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既道出了黄河的流向,又揭示了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

  “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刘禹锡,揭示了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的关系和河流径流量变化与季节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中国古诗词大会》中的地理考点有哪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诗词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aruola.com/15485.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国古诗词大会》中的地理考点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中秋节诗词大会

  1. 关于中秋节诗会月亮的诗句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夕望月】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伤感的诗朗诵

  《有赠》曾卓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  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默默地凝望着我  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  你为我引路、掌着灯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你洁净的小屋  我赤着脚走得很慢,很轻  但每一步...

初中考得最多的古诗词

  1. 初中最容易考的古诗词和谚语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描写花、鸟、鱼  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和应之灯蛾_张耒的诗词

和应之灯蛾 宋代· 张耒 万物皆畏死,尔生何独愚...

哭张司马四首 其二_钱澄之的诗词

哭张司马四首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下笔真惊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