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 正文内容

隋唐五代文学的隋唐五代文学发展的各自特点

  隋唐五代文学发展的各自特点

  折叠隋朝文学概况

  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汉末以来四百年的分裂混乱局面,社会一度出现繁荣的景象。

  到了隋炀帝继位,却穷奢极欲,又多次发动侵略战争,严重地破坏社会生产力,不数年便弄得经济雕敝,民怨沸腾,隋王朝也就在四面八方的人民起义中灭亡了。

  隋朝前后只统治三十多年,作家大半是南北朝旧人,受南朝文风影响极深,加上隋炀帝大力提倡梁陈宫体,因此浮艳淫靡文风仍然泛滥文坛。

  但是,由于隋初国势增强,对外战争取得一定胜利,隋文帝又曾提倡改革文风,隋初的一些诗歌,尤其是边塞诗歌中也曾出现了一些比较清新刚健的作品。

  这又表明隋代文风开始向唐代过渡的特点。

  折叠背景

  唐初诗歌

  唐初诗歌,并没有随着政治经济的统一繁荣而迅速转变,相反地齐梁诗风凭借着帝王的势力还继续统治着诗坛。

  唐太宗时的虞世南、高宗时的上官仪,都是皇帝优宠的专写浮艳的宫廷诗的代表人物。

  武后时的沈全期、宋之问也写了大量宫廷诗,但是他们继承前人的成绩,完成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创造,对诗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唐代诗风转变的关键,在于代表中下层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起诗人和宫廷诗人展开了斗争。

  高宗时,"初唐四杰"崛起于诗坛,他们虽然还没有脱尽齐梁诗风的影响,但是已经提出了轻"绮碎",重"骨气"的主张,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深表不满。

  他们的诗或表现从军报国的壮志,或揭发贵族生活的荒淫空虚,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题材内容扩大了,思想感情也开始变化了。

  武后时代,陈子昂更高地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有破有立,提出了在复古中实现革新的主张。

  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完全摆脱了齐梁浮艳习气,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上存在的种种矛盾。

  显示了刚健的风骨。

  终于改变了齐梁诗风统治的局面。

  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

  折叠盛唐诗歌

  盛唐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充满蓬勃向上精神的浪漫主义的诗风是这时期诗坛的主流。

  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了边塞诗派,这是浪漫主义中一个重要流派。

  他们的诗表达了将士们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不畏边塞艰苦的乐观精神,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战士们怀土思家的情绪,揭露了将士之间苦乐悬殊的不合理现象,使唐诗增加了无限新鲜壮丽的光彩。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受佛老消极思想影响较深,在政治失意后过着退隐生活。

  他们的作品以描写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为主,思想虽然不高,但艺术上很有成就。

  他们的诗使晋宋以来形成的田园、山水诗更加丰富,在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伟大的诗人李白,具有进步的理想,宏伟的抱负。

  但他生活在唐代统治阶级开始走向腐化,社会各种矛盾逐渐显露的时代,理想无法实现。

  他写出许多热烈追求光明理想,猛烈抨击黑暗现实,极度蔑视腐朽无能的权贵人物,勇敢冲击封建礼教制度的光辉诗篇,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他的诗风壮浪纵恣,摆脱拘束,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不愧是屈原以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时代。

  在天宝年间,他已经密切注意社会的种种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专横骄奢、穷兵黩武以及贫富对立的黑暗现实。

  安史之乱发生后,许多盛唐诗人的浪漫豪情消失了,对动乱的现实也很少反映,杜甫却和人民一起经历了一段饥寒流浪的生活,写出了很多惊心动魄的诗篇,愤慨外敌的入侵,期待国家的中兴,描绘了人民深重的灾难。

  他的诗象一面镜子,照见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赢得了"诗史"的称号。

  宏深博大的思想内容,海涵地负的艺术才力,"转益多师"的学习态度,"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折叠中晚唐诗歌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次动乱虽然最后被平定,国家元气已经大伤。

  原来存在的社会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日趋尖锐。

  首先,王朝统治的力量衰微了,无力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

  这些藩镇拥有土地、人民、甲兵、财富,"喜则连衡以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王朝权力所及的地域大大缩小,百姓们饱受他们的屠杀掠夺。

  在王朝内,宦官也掌握了军政大权,任意废立皇帝,政治极度腐朽混乱。

  在官僚中,旧门阀世族的代表和新科举出身的代表又分成两派,势同水火,这就是所谓"牛李党争"。

  这一斗争一直延续到晚唐,对许多文人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

  宦官和官僚之间,有时互相勾结,有时又彼此对立,使中唐以后中央政权长期处在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下。

  帝国的边患,也日益严重,使唐王朝疲于应付。

  为安史之乱所破坏的社会经济,虽然到贞元、元和时代逐渐恢复,但整个北方已今非昔比,经济重心逐渐转向南方。

  德宗时权德舆说:"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

  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新唐书·权德舆传》)南方的扬州、苏州、杭州、广州、鄂州、洪州、成都等城市比以前更加繁华,歌楼妓馆,更加发达。

  但是这种畸形的繁荣,更助长官僚、地主的享乐欲望。

  安史乱后,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地主的庄园经济日益发展。

  以前的许多均田户,逐渐沦为庄园地主的佃户,有很多农民则流亡道路,衣食无着。

  王朝的税收办法,也不能不适应土地兼并迅速、无数田园易主的形势,在德宗建中元年,改租庸调为两税法。

  这个新的税法解除了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负担,一度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收入。

  加以航运的恢复,江淮物资能够顺利北运。

  宪宗时,国家实力有所增强,曾经先后平定了剑南、淮西两个藩镇,其余藩镇也开始表面上归附中央。

  这就是史家所谓的"中兴",对中唐文学的繁荣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但这个局面没有维持很久,随着政治的日益腐败,两税法的弊端百出,人民的负担又越来越加重了。

  到穆宗时,人民的赋税负担比德宗时增加了三倍。

  其他杂税徭役,更有增无已。

  皇帝公开奖励各地官僚进奉"羡余",立"月进"、"日进"等名目。

  各地藩镇官僚更借进奉为名,残酷搜刮,"唯思竭泽,不虑无鱼"。

  人民起义反抗的浪潮,此伏彼起,终于在僖宗乾符元年在山东爆发了王仙芝、黄巢的大起义。

  这支势力雄厚的起义军,风驰电掣地扫遍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各个地区,诛杀贪官、摧毁暴政,并攻入长安,沿途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起义虽然被唐王朝和藩镇的联合力量镇压下去,但唐帝国也终于在藩镇割据势力更加猖狂的火并中灭亡了。

  在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的形势下,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

  安史乱后,元结、顾况等揭发社会矛盾的诗歌,成为杜甫的同调。

  中唐时代,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更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

  他们的新乐府诗揭发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残酷剥削,对人民的深重疾苦表示同情,对国势的削弱也深感不安。

  他们的诗在当时就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除了以白居易为首的现实主义诗派而外,中唐时代诗歌的风格流派比盛唐更多了。

  大历年间,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李益、卢纶的边塞诗,都是盛唐诗风的余响。

  贞元、元和之际,韩愈、孟郊以横放杰出的诗笔,开创了奇险生新的新风格。

  青年诗人李贺,更融合楚辞、乐府的浪漫幻想的传统,以浓丽的色彩,出人意表的想象,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苦闷和追求。

  刘禹锡的学习巴楚民歌,柳宗元的借山水以抒幽愤,艺术上也有独到的成就。

  晚唐诗歌,随着国势的衰危动乱,风格面貌也有很大的变化。

  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一些新的发展,但无论写忧国忧民,或写爱情生活,都有相当浓厚的感伤情调。

  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在黄巢起义前后写的一些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但感情更愤激,批判的锋芒也更尖锐,从他们诗里,我们看见了唐朝国势摇摇欲坠的景象。

  折叠编辑本段唐代其他文学样式的发展

  折叠概述

  初盛唐文学主要是诗歌,中晚唐文学却有多方面的发展。

  除诗歌风格流派更加复杂多样而外,古文运动在这时期取得了胜利,传奇小说也发展到了全盛的时期。

  变文等通俗民间文学也有更大的发展,从民间诞生的词,也逐渐转入文人手中成为新的诗歌形式。

  折叠散文

  古文运动的胜利,也是中唐文学发展的重大成就。

  六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虽然自隋代李谔、王通,到初唐陈子昂、盛唐李华、萧颖士等都曾经努力反对,却一直很少改变。

  到中唐时代,由于社会矛盾的发展,政治思想的斗争趋于尖锐,骈文已经无法适应这种要求。

  韩愈首先发起了复兴儒学的运动,幻想通过加强儒家思想的统治,遏制佛老思想的流行,加强中央集权,并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

  在文章上他也反对六朝骈俪的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

  他的政治主张虽然受到一些人拥护,并没有获得成功。

  但是在文体改革上,却得到和他政治见解颇不相同的柳宗元等人的支持,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文运动。

  韩、柳二人除写了许多政论外,还写了不少传记、杂文、寓言、游记之类的文学散文,以深厚的功力,独特的风格,锤炼精粹的语言,显示了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优越性,终于使骈文在文坛上失去了统治的地位。

  晚唐骈文虽然继续流行,但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继承韩、柳散文的传统写出了许多富有战斗锋芒的讽刺小品,也显示了散文的艺术力量。

  折叠唐传奇

  唐代传奇小说,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初盛唐时期的传奇,作品不多,并且还有六朝志怪的浓厚影响。

  到了中唐时期,作者增多,创作达到了极盛阶段。

  由于城市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复杂,作品也更多地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志怪的色彩渐渐淡薄。

  文人对功名富贵的梦想,文人和妓女的爱情,成为新的题材,有的作品还流露浓厚的市民生活情调。

  情节的委曲细腻,人物的生动鲜明,也大大超过了初盛唐时期。

  这是我国短篇小说达到成熟的标志。

  折叠变文

  由于唐代帝王提倡佛教,当时寺庙中讲唱佛经故事之风相当盛行,于是产生了变文。

  后来更产生了讲唱历史故事和时事的变文。

  这种讲唱文学,初盛唐已经存在,中晚唐更为盛行。

  除讲唱结合的变文外,还有只唱不讲的词文,以及只讲不唱的话本。

  这些通俗讲唱的文学,故事情节多想象夸张,语言多铺排渲染,艺术比较粗糙。

  但对后来的白话小说、讲唱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唐代民歌流传下来的虽然不多,但形式短小,现实性很强,值得我们重视。

  折叠词

  在唐代城市繁荣,音乐发达,歌楼妹馆大量出现的情况下,出现了配合"胡夷里巷"歌曲的曲子词。

  现存敦煌曲子词,多数是中晚唐时代歌妓们传唱的民间词。

  内容相当广泛,有歌楼妓女的辛酸,也有征夫思妇的痛苦。

  中唐时代开始有文人词出现。

  到晚唐时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文人词,内容偏于艳情,成就不大,但艺术上有独创性,影响较深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隋唐五代文学的隋唐五代文学发展的各自特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诗词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aruola.com/541823.html

分享给朋友:

“隋唐五代文学的隋唐五代文学发展的各自特点” 的相关文章

元康宫词(二首)_石珝的诗词

元康宫词(二首) 明代· 石珝 紫殿彤楼锁阿薰,...

关于腊梅的古诗词

  1.描写腊梅的诗句有哪些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白话文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

写两首哲理的古诗词

  1.【古诗70首里写哲理的诗有那些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新课标)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 (唐)骆宾王鹅 鹅鹅...

初中考得最多的古诗词

  1. 初中最容易考的古诗词和谚语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描写花、鸟、鱼  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一_黄公辅的诗词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一 明代· 黄公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