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 正文内容

鹧鸪在古典诗词中的含义

  1. 鹧鸪 ,在古典诗词里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含义或象征

  鹧鸪的形象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它的叫声像“行不的哥哥”,充满离愁别绪,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多雌雄对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

  鹧鸪——离愁,伤感,呼唤哥哥,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多雌雄对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

  在古典诗歌中常有如下文化含义和象征:

  一为离别。佳人执郎之手,泪眼相看,泣声如咽:哥哥,哥哥,你别走(行不得也,哥哥)。借以常喻惜惜别情。唐朝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萍茫茫鹧鸪飞”。借鹧鸪之意象抒怅惘之离愁。

  二为悲情。因其声凄切,常寓艰难之处境,惆怅之心情。清代尤侗《闻鹧鸪》有曰:“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鹧鸪声里,陌上行人前路无测,凄苦之绝境可见一斑。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 《越中览古》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三为爱情。因喜雌雄对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意象如同“燕子”“鸳鸯”。唐代刘禹锡有《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 鸪鸣。”借鹧鸪之和鸣,衬“欢不见”之落寞。诸如温庭筠、李洵之《菩萨蛮》词中鹧鸪皆有此意象,“双双金鹧鸪”、“双双飞鹧鸪”等,不足而论。

  四为相思。情爱所致,离别之苦,悲情油然而生,为以上集大成者。李益《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和,郎从何处归?”闺中女子,思念远方情郎之愁绪.相思之苦,含蓄而致韵。

  2. “鹧鸪”在古典诗词里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含义或象征

  一般都是游子的感怀,离乡的情愫,行者的离殇! 因为鹧鸪的叫声拟音为:“行不得也哥哥”,你说旅人离乡本就感怀,再听到这样的叫声情怀更甚! 辛弃疾这首蛮喜欢!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鹧鸪【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象征含义:鹧鸪,似鸡而小,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古人常借其声抒写离愁别绪。

  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3. 鹧鸪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鸟名。

  古人认为鹧鸪 是深负怨思的鸟。《禽经》:“飞必南 翥。”

  张华注:“虽东西回翔,开翅之始,必先南翥。其志怀南,不徂北 也。”

  又称其啼声如“行不得也哥哥”。宋?黄庭坚《咏零陵李宗古居 士家驯鹧鸪》:“此鸟为公行不得,报晴报雨总同声。”

  后以其表示哀怨, 或行不得之义。宋?陆游《明发陈公经过摩舍那滩石峰下》:“鹧鸪不相 识,还作故园声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秋余, 山深闻鹧鸪。”

  元?萨都剌《越台怀古》:“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 斑斑。”。

  4. 《鹧鸪》郑谷在古代诗歌中鹧鸪代表的是

  鹧 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

  晚唐诗人郑谷,“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可见这首鹧鸪诗是如何传诵于当时了。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郑谷这首咏鹧鸪的名作,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 旅思.

  5. “鹧鸪”在古诗词李代表什么意思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

  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

  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实难作一指实。

  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亦可断言。

  一结悲凉无已。

  6. 鹧鸪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英文名:Chukar 鹧鸪,又名石鸡,红腿小竹鸡,俗名:赤姑,花鸡 ,怀南, 越雉 ,鹧鸪 ,鹧鸪鸟, 中国鹧鸪,在我国多分布于见于云南西部及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及安徽。为常见候鸟。 鹧鸪鸟

  栖于低地至海拔1600米的干燥林地、草地及次生灌丛。喜群居生活。鹧鸪既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鸟,又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美食珍禽。 形态特征雄鸟:中等体型(30厘米),不会误认的黑色鹑类。枕、上背、下体及两翼有醒目的白点,背和尾具白色横斑。头黑带栗色眉纹,一宽阔的白色条带由眼下至耳羽,颏及喉白色。雌鸟似雄鸟,但下体皮黄色带黑斑,上体多棕褐色。 虹膜-红褐色;嘴-近黑;脚-黄色。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鹧鸪在古典诗词中的含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诗词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aruola.com/550507.html

分享给朋友:

“鹧鸪在古典诗词中的含义” 的相关文章

元康宫词(二首)_石珝的诗词

元康宫词(二首) 明代· 石珝 紫殿彤楼锁阿薰,...

关于星宿的诗歌

  春季:  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娄胃乌风天冷冻,昴毕温和天又明,  觜参井鬼天见日,柳星张翼阴还晴,  轸角二星天少雨,或起风云傍岭行,  亢宿大风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风声,  箕斗蒙蒙天少雨,牛女微微作雨声.  夏季:  虚危室壁天半阴,奎娄胃宿雨冥冥,  昴毕二宿天有雨,觜参二宿...

关于腊梅的古诗词

  1.描写腊梅的诗句有哪些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白话文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

初中考得最多的古诗词

  1. 初中最容易考的古诗词和谚语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描写花、鸟、鱼  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和应之灯蛾_张耒的诗词

和应之灯蛾 宋代· 张耒 万物皆畏死,尔生何独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