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 正文内容

黄庭坚的诗词用典

  一、黄庭坚用典特点结合作品

  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 【原诗】 我 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

  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作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进士,授叶县尉。

  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多次被贬,最后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卒于贬所,私谥文节先生。

  《宋史》有传。尤长于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

  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三卷。

  [ 【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此时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其事迹见黄庭坚所作《黄几复墓志铭》(《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三)。

  【注释】 ⑴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⑵“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⑶“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⑷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家居徒四壁立。” ⑸蕲:祈求。

  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⑸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赏析】 这首诗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当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他的朋友黄介(字几复)任四会(今属广东)知县。

  他们都居住在滨海地区。前句化用《左传》中楚子对齐桓公所说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说明海天茫茫相距辽远。

  后句是说通信颇为不易。古人有雁足传书之说,但又说鸿雁南飞止于衡阳,而四会在衡阳之南。

  所以,想托鸿雁捎封信去也被谢绝。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

  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赞美友人认真读书、好学不倦。

  诗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发萧萧,伴随着他的读书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上传来的悲苦猿啼。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蛮之地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点:黄庭坚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他的诗具有生、新、瘦、硬的艺术风格,善于运用典故。

  他把古代典籍中的词语经过转化、改造,吸收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使诗歌的涵义更加丰富、情致更加含蓄。因此,他的诗表现出深厚的学养,具有浓郁的书卷气。

  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艺术特点。【资料】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

  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

  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

  二、清明黄庭坚中的用典诗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

  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天天在坟墓前讨吃祭品,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有富人请他大吃大喝。

  这种人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与此相反,而另有一些人平行高贵,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1)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

  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2)“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狠狠鞭挞了人生丑恶。

  全诗看似消极,实则愤激。(3)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取自两个典故,前一句出自《孟子·离娄下》,讲有个齐国人很穷,但是他有一妻一妾。

  他每天一个人出门,见到别人祭祀祖先时就等在一旁,等祭祀完毕之后就乞求别人将祭品酒肉分一些给他吃,然后回到家,妻妾闻到酒味便问他何故,他很得意地说有钱的朋友请自己大吃了一顿。 第二句取自晋文公重耳的典故。

  当时晋国内部因争夺王位而大乱,公子重耳为了避祸远走他乡,晋国一些有才能有见识的人认定他能成就大事,所以便放弃了官职跟他一起逃亡,其中有一人叫做介之推。 后来重耳果然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夺取了王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这时候他开始封那些当年追随他逃亡的功臣,介之推却不愿意做官,他带着老母逃到山林中藏了起来。晋文公找他不着,为了逼他出来就下令放火烧山,谁知道他还是不出来,结果被烧死在山中。

  晋文公很是后悔,于是下令将每年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每到寒食节,家家户户都不许生火做饭,只能吃冷的食物。

  三、黄庭坚的“渔家傲”这首词有什么寓意

  首三句,讲灵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终见桃花而顿悟。

  “无孔窍”,此处用 典用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得眼迷照”,意即将要开窍。

  佛家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中肉眼和天眼只看得到俗世假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 因 此,词中的“眼”意为慧眼或法眼。

  “参学了”的“了”,作“完成”讲。 紧接二句描绘灵云的参禅境界。

  “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无弦琴”,用陶渊明故事。

  黄 庭坚以此作比,意在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琴有弦,弹出的曲子未免有限制,即是有碍;惟其无弦,方 能奏出单于(广大无限)之调。 所谓至法无法,即达到自得其乐、纯任本然的境界。

  而这正是禅宗南 宗创始人慧能所倡导,并得到后人所大力阐扬的法则。 词的下阕,由灵云之事生出感想。

  灵云为求“悟”的境界,参悟了大半生,我们应以此为鉴,趁着 年少及早悟道。岂止是见花能悟道,天地万物各有其道机禅理,因此,参禅学佛并非不可能,灵云三 十年方悟道,真该见笑于桃花了。

  这里所着重阐扬的,仍是“顿悟”之说。在黄庭坚看来,灵云三十 年的蹉跎有些浪费,原因是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

  而事实上,大自然的一切都能作为顿悟的平 台。黄庭坚阐扬“顿悟”之说,掺入了个人的学禅体验。

  四、黄庭坚的瑞鹤仙“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本词在写法上有两大特色:论笔法为隐括体,隐括欧阳修《醉翁亭记》而成;论体式则为福唐独 木桥体,韵系同字,可称之为全独木桥体。

  《醉翁亭记》为宋文名篇,要隐括而作并非易事。 “环滁皆山也。”

  引用《醉翁亭记》(下简称《记》)的首句原文。滁即滁州(今安徽滁县),欧阳修 曾任滁州知州。

  起笔写出环滁皆山之空间境界,颇有沉醉于山水自然的慰藉感,从而覆盖全篇。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简笔点出环山中的琅琊。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写出其秀气动人,令人 神往。“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此三句以倒装句法,点明词境重心,而语句更加省净。

  “翁之乐也。”此一句拖笔,变上文的景物描写而为抒情,情感多姿。

  这是词人统摄原意而自铸新辞, 笔力之巨,显然可见。那他缘何而乐?“得之心、寓之酒也。”

  此二句概括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历来人们最欣赏“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句,而该词 却取“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可谓具眼。 境由心生,故谓之“得”。

  酒为外缘,故谓之“寓”。此句较 “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有内蕴和见地。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此三句,囊括文中的一 段,极写琅琊山四时和早晚的盛景,其于自然知赏也深,故其乐也无穷。

  词此处仅三句,于朝暮一节 仅以“日出”二字点出,并重点刻画四时。 这是因为写四季尤可开拓意境之时间深度,从而与上文环滁 皆山的空间广度相符,使词境大为拓深,此类笔法,深得造境之理。

  只言景无穷,又尽显无尽之乐,这又 深得融情之法。凡此皆显示出词人运思之自由灵活。

  这是作隐括词乃至一切词的重要秘诀。 “游也。

  ”上阕造境既足,下阕则着力写宴游之乐。换头处笔墨精炼无伦。

  下边着力写太守与众 宾客的宴游之乐。“山肴野蔌(蔬菜),酒洌泉香,沸筹觥(酒器)也。”

  筹,即玩酒令的签子。“酒冽泉 香”,此处运用倒装,为的是增强语感之美。

  山肴泉酒之饮食,及一笔带过的音乐,正是野趣、自然之 趣的体现。 极写此趣,实透露出作者的愤世之情。

  众人之乐以至于沸,又体现出与民同乐之趣。 “沸”字添得有力。

  人心既与自然相合,人们也玩在一起?所以,下边接着写出太守醉也。喧哗众 宾欢也。”

  太守遭贬谪后内心郁郁寡欢,故返归自然容易沉醉,旁人则全是游乐。一醉一欢,词有侧 重。

  下边的“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三句,移植文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及“人知 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游宴,无须伴唱助兴,自有潺潺水声助兴。

  其所乐者 何?殊不知竟是以与民共乐为乐,此处甚是妙极。“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结笔隐括文末: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用平淡从容的文情,表现了深刻的哲思,即天人合一、与 民同乐的乐观精神。

  山谷此词隐括全文,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游山玩水和与民同乐的情谊。尤其 上阕云“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下阕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乐其乐也”,反复暗示寄意 所在,词意曲折。能于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实为难得。

  若加苛求的话,那么本词多袭原文,创寓新 意稍嫌不足。但仍然瑕不掩瑜。

  五、登快阁 黄庭坚 中的2个典故和作用

  1、朱弦已为佳人绝:《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意思是说自己现在身处官场,没有知音,自己对古琴也没有了兴趣。

  2、青眼聊因美酒横:《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眼。”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意思是说只有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才能让自己眼前一亮,酒是麻醉之物,却让作者感到快慰,这其实借酒浇愁的意思。

  六、宋词《清明》黄庭坚的 诗词分析

  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①,野田荒冢②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③,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干载知谁是④,满眼蓬蒿⑤共一丘。

  【注释】

  ①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

  ②冢:坟墓。

  ③蛰:动物冬眠。

  ④是:对,正确。

  ⑤蓬蒿:“茼蒿”的俗称。此指杂草。

  【翻译】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另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干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赏析】

  诗人由清明的美丽景色想到死者,从死又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这首诗是作者触景生情之作,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虽然诗人看到的是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 死亡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字里行间。这些情感与诗人一生政治的坎坷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

  七、如何鉴赏黄庭坚的这首词千秋岁“

  词的上阕记写于京为官时的乐趣。

  黄庭坚和秦观都出自苏东坡门下。哲宗元祐年间,又同在 朝为官。

  黄庭坚任《神宗实录》检讨官,后贬为著作佐郎并校理;秦观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 官,二人志趣相合,这也是他们生平最得意的时期。词的开头两句从退朝以后说起“飞骑轧,鸣珂 碎”,传达出离京后联骑奔驰的快意情状。

  “齐歌”两句写他们公余之暇的征歌逐舞,有动听的歌声, 有婀娜的舞姿。这些传达出他们在得意时期的深契豪情,并不是表明他留恋的过去就是这种生活。

  在“严鼓断”两句里,不难想见在酒酣耳热之际,会纵谈国家大事,会谈诗论文,若苏东坡在座的话, 气氛会更加活跃,一定是庄谐杂出,议论风起。 这是历史上很高级的文学集会,只是无法知道聚会 的具体内容,只能留待后人想象了。

  就在绍圣元年(1094),章悖等人执政,元祐党人都被贬官,他和 秦观连遭贬谪,不复相见。词的下阕尽是对秦观的缅怀。

  “洒泪谁能会”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没有 人能够领会,其实他此时的心情也不难领会,他虽是在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 他和秦观 遭遇相同,可故人已逝,而他仍在奔向贬地,哪能长久!这大概就是“洒泪”一语的深刻含意。

  他在 追和秦词的次年亦即崇宁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真的逝于贬所。“醉卧藤阴盖”,由秦观的词,联 想其死并感叹“人已去”而“词空在”,言外之意是对秦观之死表达自己的痛惜之情。

  在“兔园”两句 里,更深刻地传达了其痛惜心情。“高宴”之所以“悄”,“英游”之所以“改”,是因为秦观已不在人 间。

  他赞赏秦观的学识与才华。秦观之死,让他永远失去了一位交谊深厚的朋友,而国家也永远少 了一位能做出更大贡献的英才。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秦观的横遭折磨,含恨而终,令词人感 叹不已。

  这是全词的警句,集中地表现出他深深的悲痛。 这首追和秦观词的《千秋岁》甚为老成,感情深沉郁勃,在用语上不事藻饰。

  上阕所写的欢乐, 与下阕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流露出对故人的深切悼念,同时也表 露出对自己命途多舛的痛苦。

  八、登快阁黄庭坚赏析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处“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此诗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黄庭坚的诗词用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诗词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aruola.com/550856.html

分享给朋友:

“黄庭坚的诗词用典” 的相关文章

元康宫词(二首)_石珝的诗词

元康宫词(二首) 明代· 石珝 紫殿彤楼锁阿薰,...

卜算子_韩玉的诗词

卜算子 宋代· 韩玉 杨柳绿成阴,初过寒食节。门...

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描写花、鸟、鱼  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和应之灯蛾_张耒的诗词

和应之灯蛾 宋代· 张耒 万物皆畏死,尔生何独愚...

嵇康的诗句的基调都是什么?

  1、他的诗都带有幽愤的基调;  2、结合他的《忧愤诗》为你解释:  【名称】《幽愤诗》  【年代】三国  【作者】嵇康  《幽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是以内心独白方式反复抒情。  作者陷于囹圄之中,无人可与晤谈,而满腔的忧郁和幽愤,又迫切需要排遣,这样就自然而然形成反复抒情的特点。  诗中的自责和愤...

形容“多愁善感的女子”的诗句有哪些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释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凤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及怅惘感觉,抬眼远眺,空阔毫无窒碍。  宋代·秦观《浣溪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释义: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