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 正文内容

长恨歌的句子解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题解

  这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

  白居易时年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

  一天,他与在当地结识的秀才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宝往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让三人不胜感慨。

  他们惟恐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王质夫遂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歌,由陈鸿为之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

  白居易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句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的美人。

  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大。

  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

  “倾国”一词,本来指能够使全国人为之倾倒的美色。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但在这里,后人读出了它的另一重意义:“思倾国,果倾国矣!”

  “汉皇”,指汉武帝刘彻。

  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

  本诗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大都是实的。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出落成人,娇养在深闺里,无人有幸相识。

  “杨家”,指蜀州司户杨玄琰家。

  杨家有女,小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

  开元二十三年(735),杨玉环十七岁,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

  二十二岁时,玄宗欲纳为妃,慑于公媳名分,将其度为女道士,住太真宫,道号太真。

  二十七岁,玄宗册封她为贵妃。

  白居易将杨玉环写成以“处子”入后宫,有人以为这是“为尊者讳”。

  其实不然。

  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杨的爱情,他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从而体会那一份由爱情毁灭爱情的无可奈何的感伤。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天然生成的美丽姿色,毕竟不能自甘埋没;时机到来的那一天,她果然被选到君王身边。

  此正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之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失色。

  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

  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

  从“一”到“百”,再到“六宫”,数位的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

  “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寒冷的初春,皇帝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柔滑的温泉水浸润着她美玉似的肌肤。

  “滑”,是华清宫水的特征,也是杨妃肌肤的特征,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晶莹水珠与光洁皮肤互映的情状。

  “凝脂”,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它传达给人的感觉,一是白净细嫩,二是光滑滋润,三是清凉可人。

  杨妃“丰肉微骨”,“肌理细腻”,赐浴华清之时正值年轻,故以“凝脂”形容十分恰当。

  “华清池”,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的骊山下。

  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

  玄宗每年冬季和春初都要到此游乐。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侍奉的宫女将贵妃扶起,她显得娇滴滴的,身软无力;这正是她刚刚得到皇帝宠爱的时候。

  “恩泽”有两意:一指皇帝宠幸,二指云雨欢会。

  写云雨欢会,不带色情,而以含蓄丽辞状之,是高明处。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她有云一般的鬓发,花一样的容貌,头上装饰着轻轻摆动的金步摇。

  在温暖的芙蓉帐里,她和皇帝欢度春宵。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轻盈飘逸。

  “金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

  以金做成“山题”(山形的底座),用金银丝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面有金、银、翡翠做的花、鸟、兽等装饰,缀以珠玉,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

  “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华贵帐子。

  “芙蓉”即荷花。

  参以下文“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脸似芙蓉胸似玉”、《感镜》“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简简吟》“色似芙蓉声似玉”等诗,则知此处不单单写帐,而有以帐上“芙蓉”与帐里“芙蓉”相比映之意。

  “暖”,非仅指“芙蓉帐暖”,也有暗喻李、杨爱欢爱缠绵之意。

  “度春宵”之“春”,一方面照应了前文中的“春寒”句,另一方面极言良宵之可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宵是那样的美好,只是苦于太短,干脆睡到太阳老高。

  从此以后,君王再也不上早朝听政了。

  “春宵”承上,属修辞上之顶真格,同时又开启下文。

  “春宵”之可贵,正在其短,而李、杨鱼水和谐,爱意正浓,尤觉“春宵”之短。

  这两句不但写李、杨欢情浓烈,亦含有贪爱怠政之意。

  因为圣明君主亲躬政事,日夜操劳犹恐有失,决不会贪睡而“不早朝”。

  而沉溺于个人情欲之中的君主,无论其情欲是否合理,都终非“圣明天子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她享受着君王的恩宠,侍奉君王欢宴,没有一丝空闲。

  春日之时,随从君王游赏,夜晚之时,陪伴君王共枕。

  “承欢侍宴”,据《新唐书·杨贵妃传》:“……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

  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

  帝大悦,遂专房宴。

  ”“夜专夜”指夜夜由杨妃一人独占侍寝之机。

  这两句和上面其他几句一起,概括李、杨缠绵情状,将浓烈欢情与荒废朝政融在一起。

  今日之沉缅美色,正是他日“长恨”的内因。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后宫中的美女有三千多人,但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于她一身。

  一句之中,用大小迥异的两个数字,形成对立之势,给诗句增添了表现力。

  前面“回眸”一联,采用的是递升的夸张,此处用的则是递减,充分写出杨妃得宠之专、受宠之深。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她在华美的房屋中梳好晚妆,更显娇艳,准备着侍奉君王过夜;玉楼欢宴完毕,醉意中更洋溢着春情。

  《长恨歌》前半部分用了许多“春”字,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李、杨一系列的活动只发生在春天,诗人只是利用了“春”这一原型意象而已。

  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是人的情欲勃发的季节。

  细细品味《长恨歌》前半部分,我们就会发现,有“春”这一背景作衬托,李、杨的爱情就更加热烈,更显浪漫。

  “金屋”,指专为女性所修之华美房室。

  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年幼时曾说,如果能娶表妹阿娇作妻子,就给她造一座金房子住。

  这里是指杨贵妃的住所。

  “玉楼”,华贵的楼阁,《十洲记》:“昆仑有玉楼十二。

  ”此指华贵的宫室。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凭借贵妃,杨氏一门兄弟姐妹个个拜爵封官,领了封地。

  真是令人羡慕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彩。

  天宝四载,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后,追赠其父杨玄琰为太尉、齐国公;叔杨玄珪擢升光禄卿;宗兄杨铦为鸿胪卿;杨锜为侍御史;杨钊为右丞相,赐名国忠;母封凉国夫人;大姐、三姐、八姐封为韩、虢、秦三国夫人。

  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氏一门,出入宫廷,执掌朝政,势焰熏天。

  “列土”,即裂土,封有爵位和食邑(分封土地)。

  “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们都改变了心愿,不重视生男孩只想生个千金。

  杨妃的得宠,居然改变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

  白居易如此写,目的很明确,仍是为了显示李隆基对杨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陈鸿《长恨歌传》通行本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之家门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

  此句指杨家因生女而一门显赫。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骊山的华清宫,高高地耸入云霄;美妙动听的音乐,随风飘荡,处处都能听到。

  此处是写音乐,更是写李隆基与杨贵妃。

  因为他们都懂音乐、爱音乐,音乐的美妙与持续隐寓着李、杨爱情的浓烈与缠绵。

  而在这快活似神仙的背后,君王已忘了“人间”。

  “骊宫”,骊山上的宫殿,即华清宫。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配合着管弦之乐,她轻歌曼舞。

  皇帝如醉如痴,整日整夜,看个不够。

  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歌舞丝竹在缓慢舒长的节拍下,渐趋于平稳,李杨长相厮守的爱情生活,也要就此在尘世间告终。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突然间,渔阳叛乱的战鼓惊天动地而来,惊断了宫中演奏的《霓裳羽衣曲》。

  至此,全诗的节奏和笔调,顿时由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

  “渔阳鼙鼓”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

  “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平谷区和河北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

  “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这里泛指战场上的鼓声。

  “破”,古乐舞曲中有“入破”,这里指破坏。

  “霓裳羽衣曲”,唐代大型舞曲。

  《新唐书·礼乐志》载,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经唐玄宗润色并作歌辞。

  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天宝后曲调失传。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京城里到处升起了烟尘,成千上万的车辆马匹护卫着皇帝逃往西南。

  “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

  “烟尘生”,指发生战事。

  “西南行”,指逃亡四川。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

  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凌晨自延秋门出,随从仅宰相杨国忠、韦见素、陈玄礼、内侍高力士及太子等人;亲王、妃主、皇孙以下,大都从之不及。

  可知这次逃亡极为仓促。

  “六军扈从者,千人而已”,情况本来十分狼狈,可是写到诗里,就和历史不一样了。

  诗中用“千乘万骑”,有“为尊者讳”之意。

  《傅雷家书》评价说:“写帝王逃难自有帝王气概。”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皇帝的仪仗车驾飘飘摇摇,行进中走走停停。

  从京城西门逃出,两天才走了不过一百余里,来到马嵬坡。

  安史叛军眼看就要杀来,逃难入蜀的队伍应该是没命地奔跑,为何行进如此迟缓呢?这是因为“千乘万骑”本不想追随李、杨落荒而逃。

  这两句反映出军心不稳、人心涣散,含蓄地烘托出兵变即将发生时的气氛,预示着悲剧的高潮即将出现。

  “翠华”,皇帝仪仗队上树立的华盖,以翠鸟之羽毛为饰,故名。

  “百余里”,指马嵬距长安一百多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护驾的六军不肯前行,又有什么办法呢?在凄楚缠绵之中,绝代美人杨贵妃就这样被凄惨地勒死于马前。

  “六军”,周代制度,天子六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后泛称皇帝的警卫部队。

  “宛转”,犹展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凄楚缠绵的样子。

  “蛾眉”,本指美女的眉毛,后借指美女,此处指杨贵妃。

  《资治通鉴》载,到马嵬驿后,将士饥疲,多已愤怒。

  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起,要杀掉他。

  正巧吐蕃使者二十余人拦住了杨国忠,诉说饥饿无食。

  杨国忠还没来得及答复,军士就大呼:“杨国忠与胡虏谋反!”在逃跑中,杨国忠被军士杀死。

  唐玄宗听到喧哗之声,出门察看情由,并慰劳军士,命令军士收队,但军士不肯响应。

  唐玄宗派高力士问是怎么回事,陈玄礼回答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唐玄宗说:“贵妃深居,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回道:“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玄宗只好命高力士把贵妃带到佛堂,将她勒杀。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

  诗句以替罪羊之死,委婉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头上的花钿一件一件掉落地上,无人拾取;其中有珍贵的翠翅、金雀,还有玉搔头。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

  “翠翘”,一种镀成翠色的、像鸟儿翘着长尾样的头饰。

  “金雀”,指雀形的金钗。

  “玉搔头”,指用玉制成的簪子。

  这些都是“花钿”的具体种类。

  诗人一一细数,写香消玉殒之凄情惨状,宛然如在目前。

  上文的“云鬓”句,虽然也是罗列静态性名词,但尾字“摇”却多少使句子具有了一点动感,这动感与李杨热烈的爱恋是映衬着的。

  而“翠翘”句同样罗列静态性名词,全句无半分活力,这正与杨妃之惨死相宜,与“无人收”相呼应。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一代君王,面对此状,只能掩面痛哭,却无法挽救;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流。

  “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无助与无奈。

  既曰“掩面”,又曰“回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

  这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衬托出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秋风瑟瑟,卷起漫天黄尘,君臣们历尽艰辛,通过盘旋曲折、高入云宵的栈道,才抵达剑阁。

  “剑阁”,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之间,是由秦入蜀的要道。

  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

  诸葛亮为蜀相时,命人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

  据历史记载,玄宗幸蜀并不经过剑门关。

  白居易如此虚构,意在借助剑门关的险峻,渲染一种艰辛的氛围。

  另外,入蜀之初在六月,七月即达成都,一路上的真实景况也不会“黄埃散漫风萧索”。

  秋天乃万物凋零、生机消歇的季节,是生命悲剧的季节。

  从春天到秋天,李、杨爱情也走向悲剧。

  白居易虚构路途的险峻、时景的萧瑟,无非要与当时动荡的时局,与玄宗衰飒的心境相配合。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峨嵋山下行人稀少,太阳暗淡无光,旌旗也失去色泽。

  “峨嵋山”,今四川峨眉山。

  明皇逃蜀,并未经过,这里也是泛用典故。

  “无光”与“薄”互文,渲染气氛,以衬托人物的心境。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蜀江一片碧绿,蜀山一派青葱,日日夜夜触动着君王的相思之情。

  上句写连绵不断的碧水青山,下句写李隆基的内心世界。

  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气的相思之情。

  “朝朝暮暮”,用循环往复的动态变迁,衬托李隆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行宫里望月亮,是一片伤心之色;空山夜雨里,听铃铛声响,是令人断肠的哀音。

  这两句诗不直说唐明皇伤心断肠,而以悲凉之景,烘托人物的痛苦悲情,曲尽其妙。

  “行宫”,皇帝外出时临时居住的宫室。

  “夜雨闻铃”,栈道险要处,要拉铁索方能通过,上系铃铛,以便行人闻声前后照应。

  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

  初入斜谷,属(遇)霖雨(连阴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明皇)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战乱平定后,时局好转,君王起驾回京,路经赐死杨贵妃的马嵬坡,徘徊留恋,不忍离去。

  “天旋日转”,暗指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郭子仪军收复长安,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

  去时同车共载,返时人如黄鹤,再经马嵬,怎能不倍感伤情!“龙驭”,皇帝的车驾。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马嵬坡下,杨妃葬身之处,空有荒凉的泥土,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容颜。

  据史载,唐玄宗由蜀返回长安,途经马嵬坡葬杨妃处,曾派人置棺改葬。

  挖开土冢,尸已腐烂,惟存所佩香囊。

  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悲哀、痛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即“西出都门百余里”所指之地。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君看着臣,臣望着君,伤心的眼泪,打湿了衣裳。

  向东远望长安城,放松马绳,任它前行。

  马嵬坡坡距长安百余里,东望是望不到的,此处只是说长安从心理上感觉已近。

  即将回到失而复得的京城,本该快马加鞭,然而玄宗怅然若失,意趣全无,只因美人已去,其他一切似已无足轻重,正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

  “都门”,都城之门,这里代指长安。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回到宫中,水池庭苑依然如故;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杨柳,还是那样娇媚动人。

  那荷花就像贵妃美丽的面容,柳叶就似她的双眉,面对此景,叫人如何不伤心落泪?“太液”、“未央”,是对“池苑”的具体申说。

  “太液”,即太液池,在大明宫内。

  “未央”,汉有未央宫。

  这里借指唐长安皇宫。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熬过了春风拂面、桃李盛开的夜晚,却难度秋风秋雨吹打梧桐落叶的时日。

  上句呼应前文“春从春游夜专夜”等句,暗示李、杨昔日形影相随缠绵甜蜜的爱情;下句开启下文“西宫南内多秋草”等句,点出李隆基目前形影相吊思恋欲绝的处境。

  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地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西宫、南内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

  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环境,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

  其中所突出的衰草这一意象,和人物的心情是对应的,同时暗示了被隔离的处境。

  “西宫南内”,皇帝居住的皇宫叫“大内”,亦简称“内”。

  唐代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兴庆宫为南内。

  唐玄宗回京后,先住在南内。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宦官李辅国挑拨玄宗和肃宗的父子关系,把玄宗迁到西内的甘露殿,实际是幽禁。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当年的梨园弟子新添了根根白发,椒房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容颜衰老。

  “梨园弟子”、“椒房阿监”,都是承平时李、杨生活的见证人,而今都垂垂老矣。

  时间的流逝、人事的流转、今昔变迁之慨,已意在言外。

  “梨园”,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

  开元二年,选坐部伎子弟三百,唐玄宗亲自教法曲,号为“皇帝弟子”;因院所靠近禁苑的梨园,故又称“梨园弟子”。

  “椒房”,后妃居住之所,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兼辟除恶气,使有香气。

  后亦以“椒房”为后妃的代称。

  “阿监”,宫内近侍之女官或太监。

  “青娥”,年轻的宫女。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夜晚的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

  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

  “夕”为时间意象,黄昏之时,最易引发人的思念与哀愁。

  “殿”为空间意象,其空旷又易引发人的孤独之感。

  “萤”指萤火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所聚之处多为荒芜冷落之地。

  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本已空旷的大殿更觉昏暗。

  就在这一片昏暗中,惟有两种光,一是孤灯,一是萤火虫,更加烘托出凄凉的景象。

  “孤灯”,除了表示数量意义之外,还带有一层情感色彩,实指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玄宗。

  古时用灯草点油灯,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挑一下,让它继续燃烧。

  “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它表示一种结果,也暗示一个过程,即一直挑至终了。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总觉得长夜漫漫,钟鼓迟迟不响,眼看着夜色一点点退去,天空渐渐露出曙光。

  上句照应上文“夕殿”句,下句照应“孤灯”句。

  一早一晚,暗示玄宗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杨妃。

  “钟鼓”,报时的工具,所谓晨钟暮鼓是也。

  “迟迟”,是说时间迟缓,拖得很长,这是不眠人的自我感觉。

  “初长夜”,意为漫漫长夜刚刚开始。

  “耿耿”,明亮之意。

  “星河”,银河。

  银河在即将天亮时愈显明亮,这是不眠人所见。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寒冷的鸳鸯瓦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冰凉的翡翠绣被,与谁共用?这两句是形容玄宗失去贵妃后的孤独、凄楚与悲伤。

  “鸳鸯瓦”,屋顶上的瓦一俯一仰,相合构成一对,如鸳鸯双栖,故名。

  “翡翠衾”,布面绣着翡翠鸟的被子。

  鸟儿雌雄双飞,是爱情的象征。

  白居易在作品后半部分往往明里暗里把李、杨境遇前后进行对比。

  李、杨相亲相爱之时,“芙蓉帐暖度春宵”;爱情失落之后,“翡翠衾寒谁与共”。

  一“暖”一“寒”,是自然界变迁所致,更是人事变迁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长恨歌的句子解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诗词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aruola.com/539166.html

分享给朋友:

“长恨歌的句子解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的相关文章

元康宫词(二首)_石珝的诗词

元康宫词(二首) 明代· 石珝 紫殿彤楼锁阿薰,...

关于星宿的诗歌

  春季:  虚危室壁多风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娄胃乌风天冷冻,昴毕温和天又明,  觜参井鬼天见日,柳星张翼阴还晴,  轸角二星天少雨,或起风云傍岭行,  亢宿大风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风声,  箕斗蒙蒙天少雨,牛女微微作雨声.  夏季:  虚危室壁天半阴,奎娄胃宿雨冥冥,  昴毕二宿天有雨,觜参二宿...

关于腊梅的古诗词

  1.描写腊梅的诗句有哪些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白话文释义: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

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描写花、鸟、鱼  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哭张司马四首 其二_钱澄之的诗词

哭张司马四首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下笔真惊倚马...

如何做诗歌鉴赏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规定,根据北京市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具体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歌。  文言文  1.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文本内容的理解  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4.文本内容的归...